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60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白楊步道

 

白楊步道長度為2公里,單程步行約一小時。白楊步道也是利用臺灣電力公司的施工道路整建而成, 花蓮包車 溪谷美景為主要特色。入口在中部橫貫公路168.8公里處,距離天祥西方約500公尺,由豁然亭步道山稜下方的隧道口穿過長達380公尺的隧道,就從陶塞溪流域進入瓦黑爾溪流域,再沿著溪旁平坦的施工道路前進,約1公里後,在第三個隧道附近,就轉入塔次基里溪流域,也是峽谷景觀較壯麗的精華路段。再走過四個長短不一樣的隧道即達白楊橋,這是橫跨塔次基里溪的水泥橋,橋下的激流與深潭,非常驚險,峽谷的景觀也非常壯麗。

 

白楊橋對岸另一隧道即通往水濂洞之途徑,但因經過多次地震與颱風,已成為容易崩坍的危險地區,目前停止開放,遊客只能在白楊橋附近遠望白楊瀑布,或者走過支流溪的吊橋,到觀景臺回望白楊橋的景觀與塔次基里溪的峽谷。

 

注意事項

步道開放情形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常有變動,出發前請先向各交通場站確認。)

自行開車:

**中部橫貫公路(谷關-德基)因921地震,造成交通中斷,至今尚未修復,請民眾改道。

國道5號,蘇澳交流道下,台9線,台8線。

 

大眾運輸:

搭臺鐵至新城站下,租車。

搭臺鐵至花蓮站下,轉搭花蓮客運,花蓮新站-天祥,於天祥站下,步行約15分鐘。

 

搭臺鐵至花蓮站下,搭乘台灣好行太魯閣線1133A至天祥站下,步行約15分鐘。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yanda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順承門

 

媽宮城亦稱澎湖城,也稱光緒城,是清代最後建築的一座防禦性城池。在西元1885年11年2月法軍攻佔媽宮,同年6月,中、法議和後法軍撤離澎湖;西元1887年,澎湖鎮總兵吳宏洛奉劉銘傳令,建造媽宮城,以提升澎湖的防禦能力,媽宮城建城面積約26公頃,共設有東、南、西、北、小南、小西等六座城門,東門日「朝陽」,小西門曰「順承」,小南門曰「即敘」,南門曰「迎薰」,北門曰「拱辰」,但因年代久遠,除順承門外,其餘皆已被拆除。

 

順承門位於馬公港邊的中山路盡西處,上有媽宮古城牆為屏,下臨馬公港灣, 花蓮租車 建於清光緒年間,於民國75年(西元1986年)修成今貌,上有敵樓,下為拱形城門,沿著樓梯拾級而上景觀視野一流,經常吸引許多觀光客登上城樓飽覽眺望馬公港美景,尤其是夕陽西斜時,倍增盎然古意,更是一大視覺享受,城牆內尚留存有日治時期歷史建築供遊客尋訪。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常有變動,出發前請先向各交通場站確認。)

大眾運輸:

搭飛機至馬公站下。

搭船至馬公港下。

由馬公總站步行前往,約8分鐘可抵達。

 

 

澎湖交通資訊-參考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交通資訊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yanda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武荖坑風景區

 

武荖溪位於冬山鄉、蘇澳鎮交界處,是由東、西兩股溪水匯流而成,全長約24公里。 花蓮民宿 早期先民以為溪谷含有沙金,很多人曾湧入淘金,耗盡家財,結果鎩羽而歸,以台語發音,稱之「武荖坑」。武荖坑下游阿兼城因地理環境良好、空氣清新、溪水水質清澈,這裡孕育著無數標緻動人的女孩,清純美麗,因此,「武荖坑大石鼓,阿兼城水查某」之美名,從此就不脛而走,流傳至今。

 

武荖溪谷林木茂盛、清流激湍、怪石嶙峋、曲徑蜿蜒、泉水甘醇,素有「武荖林泉」美譽,也是新「蘭陽八景」之一。區內草坡翠綠,溪中有數座欄砂壩,形成幾座小瀑布,清流碧湍,更增幽靜舒爽。

 

溪流兩側,茂林叢叢,入目皆綠,自然景觀幽美,生態環境豐富,尤以鳥類和蝴蝶最是引人入勝,溯溪同時兼能賞鳥和賞蝶,一舉數得,是戶外踏青兼做自然生態教室的絕佳場所。本區並規劃有露營場、炊事亭,設備相當完善,可容納五千人從事露營活動。

 

近年來每年春天,宜蘭縣政府在此舉辦極具特色的綠色博覽會,自然環保概念的主題館吸引無數遊客前來體驗大自然的各種奧秘面貌,並感受其間的動感氣息。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常有變動,出發前請先向各交通場站確認。)

自行開車:

國道5號-蘇澳交流道下-馬賽路-中山路二段-武荖坑路。

 

大眾運輸:

搭臺鐵至新馬站下,步行約15分鐘。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yanda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二三戰史館

 

八二三戰史館位於中正公園內,建於民國77年(西元1988年)「八二三砲戰」30週年紀念,為當年砲戰的英勇事蹟作歷史見証。 花蓮市民宿 戰史館正門兩側外壁上鐫刻有戰役期間殉職官兵姓名共587位,左側展示當年殲敵主力戰鬥機-F86軍刀機以及主力砲-155毫米加農砲,右側則停放海陸間穿梭自如的兩棲登陸運輸車(LVT),讓人可以想見當年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的壯盛情景。

 

館內另外將戰役有關史料規劃成十二個展示區,以圖表、照片、文件、遺物、模型等不同展示方式,將八二三砲戰事件始末作最完整的記錄。遊客至此,可以真正體會到金門能在駭人密度的砲擊下存活下來,靠的並不是奇蹟,而是全體軍民一致的反共意志和精誠團結。

 

在金門地區除了八二三戰史館外,鵲山及小金門也分別建有八二三砲戰勝利紀念碑,隨時提醒著人們:意志才是存活最大的力量。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常有變動,出發前請先向各交通場站確認。)

大眾運輸:

搭飛機至金門站下。

金門交通資訊請參考金門觀光旅遊網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yanda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光兆豐休閒農場

 

兆豐農場位於花蓮縣鳳林鎮壽豐溪和花蓮溪匯合處之河川新生地,東西兩側有海岸山脈及中央山脈為屏障。 花蓮民宿 民國59年(西元1970年)時,政府積極開發東部地區,其中新光關係機構購入726公頃,成立兆豐農場。由於兆豐農場為河川新生地,石礫密佈,水土保持不易,所以在開墾期間曾遭受三次嚴重的颱風侵襲,開發過程倍嚐艱辛。但在持續投入資源之下,終於在民國69年(西元1980年)獲得行政院農委會指定為東部地區首座休閒農場。休閒旅遊的觀念日趨普及之時,兆豐農場為了服務日益增多的遊客,更在農場中規劃渡假旅館、戲水區、大型花卉溫室、森林公園等無垠的農場風光。

 

在總面積約726公頃的兆豐農場裡,闢了四個人工湖、龍魚噴泉及瀑布等,可供遊客在湖邊步道散步,藉由綠蔭曲橋、大草皮、涼亭,達到休閒幽靜之效果。乳牛區位於農場的中央位置,開放擠乳作業供遊客參觀、瞭解,更有專人解說乳牛的生態習性及飼養方法,遊客可親自哺乳小乳牛。並有漁池供遊客垂釣,池畔可以烤肉、野餐。另外還有可愛動物區,是以家禽及供觀賞動物為主,並讓遊客直接親近、撫摸是深受遊客歡迎的活動。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常有變動,出發前請先向各交通場站確認。)

自行開車:

國道5號,蘇澳交流道下,台9線。

 

大眾運輸:

搭臺鐵至林榮新光車站下,步行約5分鐘。

搭臺鐵至花蓮站下,轉搭花蓮客運(往光復、瑞穗)至兆豐農場站下。

 

搭臺鐵至花蓮站下,轉搭台灣好行縱谷花蓮線303,至新光兆豐休閒農場站下。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yanda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中埔遊客中心

 

Siraya,是西拉雅族「人」的意思,西拉雅族是居住在臺灣幾千年的原住民,主要分布於嘉南平原, 花蓮市民宿 可說是平埔族中漢化最早的族群。為突顯西拉雅族文化的在地特色,民國94年(西元2005)籌設期間原名為「五庫國家風景區」(曾文水庫、烏山頭水庫、白河水庫、尖山埤水庫和虎頭埤水庫),基於對原住民的尊重與保存文化的表現,正式定名為「西拉雅國家風景區」,並於民國94年(西元2005)11月26日成立,為觀光局第13個國家風景區,專責區域內規劃建設與經營管理工作、提升遊憩品質並兼具振興地方產業之任務。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轄區地處於嘉南平原鄰接中央山脈間,因地處高山與平原交接處,又有溪河橫切,呈現不同地形變化,形成天然的瀑布飛泉等景觀,境內還蘊含地熱地質,是一處渾然天成的地質教室,區內有數座聞名遐邇的水庫,為南臺灣重要水資源的重要區域,烏山頭水庫竣工當年為全球第3大水利工程系統,成為境內重要的水利建設。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的傳統文化中,以「西拉雅文化(即平埔族文化)」最具代表性,本區因陸續發現史前文化遺址,且有不少平埔原住民西拉雅族後代遷移至此,並保有傳統的西拉雅公廨及獨有的『夜祭』活動,爰以『西拉雅』作為本風景區之名稱。

 

以嘉義縣大埔鄉,境內包含許多重要觀光據點,如曾文水庫、嘉義農場、鹿陶洋江家古厝、情人公園、梅嶺風景區等觀光景點。曾文水庫為臺灣最大水庫,湖面寬廣、風光明媚,魚產豐富肥美,四季花果富饒,適合各種充滿活力熱情的水上活動,發展多元化的休閒觀光產業。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常有變動,出發前請先向各交通場站確認。)

自行開車:

國道3號-中埔交流道下-省道臺18線-省道臺3線。

 

大眾運輸:

 

搭臺鐵至嘉義站下-轉搭嘉義縣公車7301至員園山站-步行約5分鐘即可抵達。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yanda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淡水紅樹林自然保留區

 

紅樹林展示館/紅樹林保護區

 

捷運紅樹林站二樓設有「紅樹林展示館」,以圖片、多媒體等展示方式介紹水筆仔奧妙有趣的「胎生」過程,以及保護區內鳥、魚、蝦、蟹等構成的生態網路。透過館內大片玻璃窗,可遠望介於淡水、竹圍間這片世界最大的水筆仔林相。出紅樹林站後, 花蓮民宿 沿外竿蓁林的50號巷子進入,即可來到紅樹林沼澤區。有招潮蟹、彈塗魚等活耀其間,每年9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還有鷺鷥類、鷸類等水鳥,可說是豐富而便利的自然生態教室。

 

紅樹林自行車道

 

沿著淡水河濱的自行車道長2.5公里,只有行人及腳踏車才能進入,通往紅樹林捷運站的路夾在一片蔥蔥綠意中,牆上掛著學生畫作,地上石板棧道拼貼了創意可愛的自行車圖案。一邊是綿延無際的海岸和濃密的紅樹林,一邊是疾駛如風的捷運,行在其中,山光水色盡收眼底。自行車道沿線設置觀察停留平臺,不時可見小白鷺、招潮蟹、彈塗魚的身影,除了體驗河岸好風光,還有解說牌認識自然生態。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常有變動,出發前請先向各交通場站確認。)

自行開車:

國道1號-臺北交流道下-省道臺2乙線-省道臺2線。

 

大眾運輸:

 

搭高鐵或臺鐵至臺北站下-轉搭臺北捷運至紅樹林站下。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yanda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烏山頭水庫風景區(珊瑚潭)

 

烏山頭水庫位於臺南市官田區,由空中俯視,會發現蜿蜒曲折的湖岸,就像是一株碧綠的珊瑚礁,因而命名為珊瑚潭。 花蓮賞鯨 除供應嘉南地區農田之灌溉用水之外,更為大臺南地區公共給水原水及工業用水調配的據點,是一個兼具有林園靜態之美的風景區。

 

潭水是由源自曾文溪將近三十多條大小支流從四面八方匯集而成。早在荷據時期,在官田附近就有許多小水庫在這裡,1920年代在這裡建嘉南大圳,是當時臺灣最大的水利工程,潭面比日月潭大上三分之一左右。潭中星羅棋布著一百多個小島,湖水映著山色,十分美麗。珊瑚潭是日治時代全臺灣最大之水庫。水庫設計者-八田與一先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被派往南洋戰死,臺灣光復後,八田與一的太太選擇在先生設計工程最艱辛之送水口自殺,目前水庫尚留有「八田」先生紀念銅像。

 

水庫的特殊結構,為這裡帶來一處名聞遐邇的臺南八景之一珊瑚飛泉。這是因為水庫設有蓄水壩,因此出水口常有大量的水流洩而下,形成人工飛瀑,在夕陽映照下,成千上萬的水珠與夕陽共舞,十分奪目。飛泉左方有珊瑚潭國民旅社,旅社後方是一大片童子軍露營區。潭畔旁的中正公園建於小山丘上,自石階登上山頂,可欣賞水庫的湖光山色,俯瞰林中營篷,潭面的遊艇,景色動人,珊瑚潭附近還有一座湖岩,因前有龍湖,後有赤山,又名赤山龍湖岩,寺內供奉觀音菩薩及釋迦牟尼,香火不絕。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日07:00~17:30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常有變動,出發前請先向各交通場站確認。)

自行開車:

國道1號-新營交流道下-縣道172線-省道臺1線-縣道174線-鄉道南111線。

國道3號-烏山頭交流道下-鄉道南116線-鄉道南111線。

大眾運輸:

搭臺鐵至新營或林鳳營站下-轉搭新營客運黃1線至烏山頭水庫站下。

搭臺鐵至隆田站下-轉搭興南客運橘10路(往臺南藝術大學)至烏山頭水庫站下。

搭臺鐵至善化站下-轉搭興南客運橘4路至烏山頭水庫站下。

無障礙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

 

搭臺鐵至新營或林鳳營站下-轉搭新營客運黃1線(低地板需預約)至烏山頭水庫站下。

 

無障礙計程車:臺南市公共運輸處

 

 

復康巴士:臺南市政府社會局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yanda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豐自行車綠廊

 

東豐自行車綠廊原為臺鐵縱貫東勢支線,從豐原到東勢鐵路支線,經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 秀姑巒溪泛舟 為民國80年(西元1991年)9月鐵路停駛後再經多方努力下轉型為自行車專用道,並且改名為「東豐自行車綠廊」。

 

東豐自行車綠廊雖是屬於單線進出的廊道,而沿著地形的平緩,人文的改變,這樣自然景觀的多樣變化,不僅擁有豐富的客家族群文化及山水,那兒的農田更是阡陌相連,翠綠無垠。自開放以來,為了使旅客擁有更完美的旅遊資訊,則在綠廊石岡段設立旅客服務中心,於民國92年(西元2003年)正式啟用,與鄰近的藍色大甲溪相互照映,是提供假日休閒育樂的好地方。尤其於全路段增設夜間照明設施,夜間也可悠遊綠廊,為全臺首座夜間自行車道。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常有變動,出發前請先向各交通場站確認。)

自行開車:

國道1號-臺中系統交流道下-國道4號-豐原端交流道下-省道臺3線。

 

大眾運輸:

 

搭臺鐵至豐原站下-轉搭豐原客運(90、91、206、207、208路)至石岡站下。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yanda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鐵堡

 

鐵堡位於馬祖南竿島的仁愛村西側通往津沙之海濱車道下,這裡原是一座突出海上的獨立岩礁, 花蓮泛舟 國軍在此設立據點,馬祖當年唯一有軍階的一隻狼犬,就駐防於此,據點內有地下石室、坑道、砲座,為一地下化構工,全天開放免費進入參觀,遊客必須沿著林棧道及石階步道,逐級而下才能進入鐵堡,體會昔日的戰鬥氣氛。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常有變動,出發前請先向各交通場站確認。)

大眾運輸:

搭飛機至南竿站下。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馬祖交通資訊-參考馬祖國家風景區即時交通資訊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yanda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植物園

 

植物園自1921年創設以來,就是很多臺北人記憶中一部份,閒時來此佇足小憩,不論夏天的荷花、 花蓮泛舟 冬日的落葉,都是許多人美好的回憶。植物園附屬於農委會林業試驗所。西元1921年1月22日,正式發佈林業試驗場本場基地為植物園。到1930年左右,園內已栽種1120種植物,其中泰半為國外引進者,對於學術及自然科學之教育貢獻極大。然而在二次大戰期間,園區樹木枯損殆盡。光復後,將園區重行整理,同時積極引進各式國外樹種栽植。至今,園區內之建築與植物種類已遠超過以往盛況,搜羅之植物多達千餘種。

 

植物展示區現區分為17個分區,分別展示各類植物。全區水塘依展示目的植物種類和用途區分成9區,並引進世界重要水生植物,營建具多樣性種類的水生植物池。由於都會區內鮮少綠地,植物園區內自然成為遊客休憩踏青的場所,尤其東鄰歷史博物館、科學館、藝術館等文教機構,構成都會區內著名的南海學園。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常有變動,出發前請先向各交通場站確認。)

自行開車:

國道1號-臺北交流道下-重慶北路三段至一段-重慶南路一段至二段-南海路。

 

大眾運輸:

 

搭高鐵或臺鐵至臺北站下-轉搭臺北捷運至中正紀念堂站下。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yanda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立臺灣博物館

 

國立臺灣博物館成立於西元1908年,是臺灣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 花蓮秀姑巒溪泛舟 當時日本政府為紀念臺灣南北縱貫線鐵路全線通車,於西元1908年設置「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新館舍西元1915年在二二八和平公園(前身為臺北新公園)內落成啟用,設計者為日籍建築師野村一郎,建築樣式採仿文藝復興時期古希臘多立克式,其壯碩的建築形態與優美的古典雕塑工藝,一直被視為臺灣近代難得一見的建築瑰寶。

 

這座屹立於臺北火車站前的博物館,座居清代臺北城東西主軸與南北次軸交叉點,以其典雅莊嚴的建築、豐富多樣的展示蒐藏與核心的地理位置,成為重要的歷史地標之一,民國87年(西元1998年)經內政部評定為「國定古蹟」。從日本時代的「臺灣總督府博物館」至今日的「國立臺灣博物館」,百年來見證臺灣自然與人文的演變,累積藏品逾11萬件,包括臺灣最珍貴的動、植物與地質學標本,以及最精華的民族與人類學文物,是民眾深入認識臺灣的櫥窗。

 

國立臺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

國立臺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落成於西元1933年,前身為日本勸業銀行臺北支店(分行)。民國80年(西元1991年)經內政部指定建築物為第三級古蹟(今臺北市市定古蹟)。民國94年(西元2005年)起由臺博館負責古蹟修復及後續營運管理,定位為「自然史博物館」。 館內因展出特暴龍、迅掠龍、三角龍及翼龍等多種恐龍標本而有「恐龍博物館」之稱,長期以來廣受兒童喜愛。展區從寒武紀的三葉蟲、泥盆紀的魚類、中生代的恐龍、新生代的哺乳動物等各種化石紀錄,揭開地球生命演化的奧秘,是認識地球生命起源、史前生物化石及臺灣特有生物等的最佳學習場域。 另有金庫、土地銀行行史及古蹟修復等內容,展出銀行成立早期的銀行帳冊、土地實物債券、金融事務機器等難得一見的珍貴文物史料,為臺灣的金融史、經濟史、建築史以及博物館發展的具體實證。

 

電話:(02)2314-2699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5號

 

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

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前身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北南門工場」,創建於西元1899年,為製造及試驗樟腦、鴉片等兩大專賣品的重要生產基地,也是日本時代臺灣唯一的公營樟腦加工廠。民國87年(西元1998年)由內政部指定為國定古蹟,經臺博館修復再利用後,於民國102年(西元2013年)正式開園,將多處古蹟修復及遺構現地展示,供民眾追憶過往的時光與場景。 園區內有許多臺灣的原生植物與溫帶地區的植物標本,並設有「沉睡的老樟樹國王」兒童探索室,適合3到10歲兒童進行親子共學,藉由繪本故事、遊戲互動、3D藝術及感官體驗的多元互動方式,認識園區動植物生態。另有介紹食品安全的新農有機樂活玩特展、不定期推出的動植物標本微型展等,都十分適合親子同行。

 

電話:(02)2397-3666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常有變動,出發前請先向各交通場站確認。)

大眾運輸:

 

請參考官方網站交通資訊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yanda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門紅樓

 

西門紅樓自西元1908年興築完成迄今已屆百週年,原是臺灣第一座官方興建的公營市場, 花蓮秀姑巒溪泛舟 亦是目前所保存最古老完整的古蹟市場建築物。由當時任職臺灣總督府營繕課、擅長西洋建築風格的日籍建築師近藤十郎設計。年輕大膽的創意以「八卦造型」取其八方雲集之意作為市場入口、「十字架造型」作為市場主體的特色,不僅是空前絕後,更是東、西建築史上的首例。今眾人所稱的八角樓和十字樓,另加上緊鄰兩旁的南北廣場統稱為「西門紅樓」。

 

民國96年(西元2007年)11月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委由臺北市文化基金會營運管理,藉由舉辦文創性的活動內容重新塑造:包含有八角樓內的二樓劇場、中央展區、紅樓茶坊、紅樓選品;十字樓直段的16工房、藝文展覽平台;十字樓橫段的河岸留言西門紅樓展演館;北廣場的創意市集及南廣場的露天咖啡吧等多元性區塊,聯手帶動西門紅樓整體對民眾服務的能量,打造出新穎的創意空間,開拓參觀的族群、擴大臺北藝文新舊交疊的疆界與版塊,成功的轉型成為臺北市西區新生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心。並於民國97年(西元2008年)榮獲第七屆【臺北市都市景觀大獎】歷史空間活化獎。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常有變動,出發前請先向各交通場站確認。)

自行開車:

1.國道1號-圓山交流道下-建國北路-建國高架道路-忠孝東路出口下-建國南路一段-忠孝東路三段-忠孝西路一段-中華路一段-成都路。

2.國道3號-中和交流道下-省道臺64線-文化路二段-華江橋-和平西路三段-南寧路-中華路二段至一段-成都路。

 

大眾運輸:

搭高鐵至臺北站下-轉搭臺北捷運至西門站下。

搭臺鐵至臺北站下-轉搭臺北捷運至西門站下。

 

搭臺北市雙層觀光巴士至捷運西門站下。(路線圖)

https://goo.gl/maps/PmypKP9criPqqmUw9

yanda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尖山埤江南渡假村

 

尖山埤水庫四面環山,擁有豐富的生態景觀,環境清幽,水庫內樹種與植物繁多, 花蓮泛舟 一年四季中數以百種的的花木輪流綻放美麗的花朵,宛如一座小型的花園,每當仲夏之際,總會吸引蝴蝶翩然而至,交織出一幅吸引人的自然景致。

 

臺糖公司並於尖山埤水庫建立「尖山埤江南渡假村」,入選為「新南瀛勝景」之「三園」中的一園,以豐富秀麗的自然景觀、完善的設施規劃,成為南臺灣別具特色的渡假勝地。

 

「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將水庫比喻為西湖,把尖山埤視為江南風情,這就是尖山埤江南度假村當初一開始設計的緣起,淡雅悠閒的風情,散發迷人的韻味。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日08:00~17:00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常有變動,出發前請先向各交通場站確認。)

自行開車:

國道1號-新營交流道下-縣道172線-縣道165線。

國道3號-白河交流道下-縣道172線-縣道165線。

大眾運輸:

搭臺鐵至新營站下-轉搭新營客運(往二重溪)至尖山埤站下。

 

無障礙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

 

搭臺鐵至新營站下-轉搭新營客運黃4線(低地板需預約)至尖山埤站下,詳細班次請參照大台南公車網站。

 

無障礙計程車︰臺南市公共運輸處

 

 

復康巴士︰臺南市政府社會局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yanda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

 

成立於民國94年(西元2005年)11月28日的黑面琵鷺保育管理中心, 花蓮賞鯨 位於臺南市七股區黑面琵鷺重要棲息地範圍內,距市府設置的黑面琵鷺賞鳥亭及主棲地不遠,建築物位於水上,造型相當特殊,內部規劃有展示室區、生態影片多媒體放映室、休閒餐飲空間及觀景平臺;展示室空間主題以黑面琵鷺為主,包括黑面琵鷺生命史、濕地生態、保育運動及永續發展。

 

黑面琵鷺是世界上非常稀少的鳥種,被列為瀕臨滅絕動物保護,民國92年(西元2003年)來臺過冬的數量大約在數百隻上下(每年數量均由當地賞鳥協會組織估算),每年10月會從臺灣北方的韓國或中國東北地區,飛到七股曾文溪口來渡冬。

 

每年9月至10月抵臺,一直待到翌年的3月至5月左右,才陸續飛離臺灣,這一段時期是七股賞黑面琵鷺的最佳時機。由於黑面琵鷺是白天休息、晚間覓食,因此,若白天透過高倍望遠鏡觀察,所看到的黑面琵鷺,幾乎都是一動也不動的群聚在一起,到了下午4、5點開始,牠們會開始玩耍、洗澡,或是互相整理羽毛,然後開始活動,幸運的話可以看到黑面琵鷺振趐飛翔的英姿。

 

其實,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黑面琵鷺之外,曾文溪出海口大約有200多種候鳥,鳥類資源相當豐富,較常見的有鷗科、鷸科,留鳥則有常見的斑鳩、白頭翁等,若單純以候鳥來看,冬天可以觀察到的鳥種較多。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常有變動,出發前請先向各交通場站確認。)

自行開車:

 

國道1號-麻豆交流道下-縣道176線-省道臺17線-縣道173線。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yanda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松山慈祐宮

 

慈祐宮在西元1753年建立,是松山地區發展的起源地。松山曾經叫做錫口, 賞鯨 以松山慈祐宮正門上的匾額,寫的是「錫口慈祐宮」。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和尚,帶著湄洲媽祖金身到處遊走化緣有一天來到錫口,當地有很多人和他是同鄉,加上人們都崇信媽祖,所以大家就一起捐錢,想要蓋一座媽祖宮。經過十幾年的募集資金,終於在西元1753年開始興建,1757年完成。

 

慈祐宮廟頂上,有很多的雕飾,除了人物外,還有飛躍的青龍,傳說青龍可以防止火災發生,所以一般廟頂上都會裝飾青龍。進入正殿,有媽祖神像和一層層的光明燈,光明燈是信徒希望得到媽祖保佑,所點上的油油香燈。在右廂奉祀的是和藹慈祥的土地公,旁祀五營旗和虎爺。五營旗是廣泛代表各方神明;虎爺則是神明下凡時的護送腳力,因為還帶有獸性,所以由土地公看護。左廂奉祀的是註生娘娘,一般的註生娘娘都會配祀十二婆姐,可是慈祐宮中,卻配祀了十三位,多出的一位是杜玉娘,她是一位產婆(助產士),幫人接生時,從來都不收取費用,所以錫口居民感懷她的義行,就為她塑像,和十二婆姐一起接受香火祭祀,而成了慈祐宮的特色。

 

每年農曆4月,慈祐宮信徒會輪流主辦「媽祖過爐」慶典,來表達對媽祖的敬謝,非常熱鬧。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常有變動,出發前請先向各交通場站確認。)

自行開車:

國道1號-內湖交流道下-成功路二段-新明路-成美橋-南港路三段-八德路四段。

 

大眾運輸:

 

搭臺鐵至松山站下。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yanda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山國家風景區-獅山遊客中心

 

臺灣中部氣候宜人、景色秀麗,擁有豐富的自然、人文及產業資源,極具發展觀光潛能, 花蓮賞鯨推薦 因此交通部觀光局將獅頭山、梨山、八卦山3個省級風景區合併為「參山國家風景區」,其行政區含括新竹、苗栗、臺中、彰化、南投等5縣市18鄉鎮市區,總計面積約77,521公頃,並於民國90年(西元2001年)3月成立「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專責轄區觀光旅遊業務。

 

本區饒富多變的地形地貌,高山、湖泊、峽谷、丘陵、瀑布等,造就出令人驚艷的特殊景觀,搭配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如鳥類、魚類、昆蟲類等,及隨季節更替的花卉與山林景觀,讓本區生意盎然。

 

人文方面,融合客家、閩南、賽夏及泰雅等不同族群,展現多元包容的文化面貌,其所遺留下來的生活文物與傳統習俗,都是極待保存的珍貴資產。此外,歷史悠久的名剎古寺、特色古厝等古蹟建築群,也是本區重要觀光特色,值得細細觀賞、深入瞭解。

 

轄區內除有靜態的景觀、人文之旅外,還有動態的樂活之旅。區內多條步道、自行車道相互串連,不僅是踏青賞景的最佳選擇,也是登山客與車友們的熱門首選,尤其炎炎夏日走在綠蔭相伴的步道內,令人暑氣全消。到了冬天,則是泡湯的好時機,優質的溫泉與設施完善的湯泉會館,是寒冬裡的溫暖享受。

 

本風景區因地理位置佳,氣候條件適宜,擁有優良的土壤、水質,所培育出的農特產,如溫帶水果、高冷蔬菜、茶葉、鱒魚等,鮮甜味美,尤其本區所產的茶更是遠近馳名,從獅頭山的東方美人茶、梨山的高山茶到八卦山的松柏長青茶,一路由北往南茶韻飄香;還有原住民風味餐與客家美食,都是來此必嚐的在地好味道。

 

獅山遊客中心

由當年的「獅山國小」校舍改建,位於竹41線約5.5K處,館內提供旅遊諮詢、導覽解說、多媒體影片等服務,並有擂茶體驗讓遊客認識不同的喫茶文化。一旁的「歇心茶樓」原為教師宿舍,經改建後為品嚐客家茶食的休憩空間,4、5月時茶樓左側油桐花開得正美,隨風飄落有如下雪,非常浪漫。

 

本中心成立於民國90年(西元2001年)7月,其主體建物原為「獅山國小」的校舍。本中心重塑當年廢棄之獅山國小,保持客家文化特有的古樸感覺,提供旅遊相關的服務。 本中心可分為:

1. 視聽室:有44個座位,平時提供遊客觀賞多媒體影片,並作為本處舉辦各項專題講座之場地。

2. 遊客中心:提供相關摺頁,本轄區各鄉鎮簡介,景點照片看板陳列。

3. 獅山教室:此獅山教室為周邊步道介紹及供遊客休息使用。

4.便民貼心服務:手機充電、簡易醫藥用品、免費防蚊液、線上網路、汽機車充電、明信片代寄、代收傳真、哺乳室、個人衛生用品提供、叫車、行李寄放、輪椅、拐杖、雨傘、老花眼鏡借用等。

 

開放時間

08:30~17:30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常有變動,出發前請先向各交通場站確認。)

自行開車:

國道1號-頭份交流道下-縣道124甲線-縣道124線-省道臺3線-鄉道竹41線。

 

大眾運輸:

搭臺鐵至竹東站下-轉搭新竹客運(往獅山)至瑞山站下。

搭臺鐵竹北站下-轉搭台灣好行5700獅山線於獅山遊客中心站下車。

無障礙交通資訊

大眾交通︰

 

搭高鐵至新竹站下或臺鐵至竹北站下-轉搭台灣好行5700獅山線(低地板)至獅山遊客中心站下。

 

無障礙計程車:新竹縣政府社會處

 

 

復康巴士:新竹縣政府社會處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yanda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貂角

 

據傳西元1626年,西班牙船艦由菲律賓開抵臺灣東北角海域,因不詳地名為便於記載航海日誌,便以拉丁文命此地為San Diego(聖地牙哥)這是西班牙人的習慣以「聖」為開頭,為外國人最早對臺灣東北角的記錄,早期本地先民便以此譯為閩南語音「三貂」,「三貂」地形是臺灣最東北部的岬角,因而自然得名為「三貂角」。

 

海水爬嶺的美麗景象,極目海天連成一線:右向太平洋海波寧靜,極左邊是東海區域, 花蓮賞鯨最佳時間 唯臨三貂角直極東望,海波處處浪花延綿數千公頃不斷,原來此地三貂角岩層深入海域遠接那壩向東南是一個大斷層使然。此外這裡可說是觀賞龜山島的最佳位置,遠眺龜山島彷彿看見一隻烏龜正靜靜地浮在海面上。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常有變動,出發前請先向各交通場站確認。)

自行開車:

國道1號-八堵交流道下-省道臺62線-省道臺2線。

 

大眾運輸:

搭高鐵或臺鐵至臺北站下-轉搭國光客運1811(往羅東)、1812(往南方澳)至馬崗站下。

 

搭臺鐵至福隆站下-轉搭國光客運1740(往宜蘭)、1811(往羅東)、1812(往南方澳)至馬崗站下。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yanda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位於陽明醫院對面,園區內除了有水生池、百年楓香樹等自然景物外, 花蓮賞鯨 芝山岩展示館一樓設置了360°的環景模型,述說芝山岩與周圍臺北城的發展與地緣關係,並有詳細的文獻資料來介紹芝山岩的人文歷史與自然生態。

 

生態暖房區也培育了許多在地的原生植物,並讓遊客可以透過水族缸,近距離觀察樹蛙等生物。還有考古探坑教室,能讓觀眾參觀現地展示,發現考古發掘的各文化層剖面。這裡也是認識臺北過往文化的歷史生態區。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常有變動,出發前請先向各交通場站確認。)

自行開車:

國道1號-臺北交流道下-重慶北路四段-百齡橋-中正路-文林路-士林橋-雙溪街-至誠路二段-雨聲街。

 

大眾運輸:

 

搭高鐵或臺鐵至臺北站下-轉搭臺北捷運至芝山站下。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yanda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鹽博物館

位於臺南市七股區鹽埕里的臺灣鹽博物館是目前臺灣唯一有關鹽產業的主題博物館, 兆豐農場門票 其興建主要目的是保存臺灣數百年的鹽業文化資產。「鹽」為鹽工汗水與淚水的結晶,鹽堆狀的外型造觀格外有特色,遠望感覺就像兩座白色金字塔矗立在鹽田裡。

 

鹽博物館為四層樓建築,鹽博館東面為廣盈鐘乳石館,北面為鹽工住宅群,西面則為荒廢的機械鹽田,並與七股鹽山遙遙相望。鹽博館正對面為七股鹽場辦公室,周圍設計為綠色草皮以及人工湖、觀景步道。結合鹽山外貌及鹽結晶分字結構為構想,兩座金字塔錐形融入四方體的廠房意向組合,構成鹽博館的造型。建築表面仿粗鹽顆粒的塗料,搭配白色的石英板,塑造白色鹽山的質感。

 

從一樓大廳走進後,首先印入眼簾的是仿造當年「鹽田風光」景緻,一旁也可看到當年運鹽的老舊火車與鐵支路的實物展示,參與體驗特展室的聲光效果,在詼諧生動的對白搭配下,讓人返回四十、五十年代鹽田生活情境裡,更能體會早期鹽工生活的酸甜苦辣面。

 

館內二樓呈現的是臺灣鹽業文化發展的歷史縮影,透過當地耆老與鹽工們口述故事、陳列泛黃的老照片,再到與日常生活有關鹽的各種妙用,都非常適合家長攜帶小朋友在探索館中,透過簡易互動的解說設計方式,讓小朋友得到解答與知識。

 

館內還有仿造重建已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的波蘭岩鹽礦區、中國四川井鹽模型,亦能體驗異國風情與文化。當然,除了觀賞鹽的知識外,館中也有各項鹽業文化商品的販售與鹽咖啡,都是值得遊客到此一遊與品嚐。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日09:00~17:00(週三公休)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常有變動,出發前請先向各交通場站確認。)

自行開車:

國道1號-麻豆交流道下-縣道176線。

 

大眾運輸:

搭臺鐵至臺南站下-轉搭興南客運(往佳里、學甲、南鯤鯓)至佳里站下-轉搭興南客運(往青鯤鯓)至鹽山站下。

搭臺鐵至臺南站(南站)下-轉搭台灣好行臺江線99路線至台灣鹽博物館站下。

無障礙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

 

搭臺鐵至臺南站(南站)下-轉搭台灣好行臺江線99路線(部分班次為低地板)至台灣鹽博物館站下。

 

無障礙計程車:臺南市公共運輸處

 

 

復康巴士:臺南市政府社會局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yanda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